小康是什么?小康是人人都向往的幸福生活,是現今發達的科技社會,是未來繁榮的美好愿望。我的老家是長臨河,我的爺爺、爸爸都出生在那里。
□肥東縣實驗小學六(17)班 張潤青
輔導教師 黃松梅
小康是什么?小康是人人都向往的幸福生活,是現今發達的科技社會,是未來繁榮的美好愿望。
我的老家是長臨河,我的爺爺、爸爸都出生在那里。
爺爺告訴我:“我們小時候,長臨河可窮了啊。每家每戶都是小平房,有的人家甚至連個土房子都沒有。那時,我們經常饑一餐飽一頓,從不浪費一粒米,有的野菜時間放長了,都發霉了,也舍不得扔掉,還要自己往肚子里塞。那時候,沒什么致富途徑,只能面朝黃土背朝田在農村種地掙工分勉強度日。”
爸爸走過來,正好聽到了爺爺在談論長臨河的種種往事,也坐下來深情地說:“我們小時候生活比爺爺小時候要好,那時,長臨已經有二層小樓了,也有一些簡易玩具了。不過那時大多數人家都沒電視機和電話,要是哪個富裕一點兒的人家買了電視機、裝了電話,會讓很多人羨慕。”
這時,爺爺說:“現在生活好,電視機、電話家家都有,還有手機、電腦、互聯網,做事方便、快捷多了,黨的政策好,讓許多中國人都走上了致富之路。今年夏天巢湖發大水,習近平總書記還到我們長臨河羅家疃來視察災情。我們老百姓是實實在在感受到共產黨一心為人民。汛情過后,政府組織人員對村莊進行清掃、消毒,臨時安置在長臨河中學的村民都陸續回到家中,做好災后生產自救,如種田補耕的人家,政府對受災嚴重的低保戶、特困戶,還送去了油、米等物資。”
我說:“習近平爺爺說過扶貧先扶智,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,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,首先要有文化。我們班就有貧困家庭的學生,剛分到我們班時,每門課才考十幾分,老師對他很關心,讓他樹立自信心,好好學習,他一點點地進步,老師在班級表揚、鼓勵,現在每門課都提高到及格分了,進步很大,同學們對他也很友好,學習上互幫互助。”
如今,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。我們作為學生,要在學校里學好文化知識,要樹立遠大的志向,長大以后,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、國家富強的目標而奮斗。